前段时间国产剧《狂飙》爆红,诞生了许多梗,捧红了许多人。其中,老默扮演者冯兵因为“告诉老默,我想吃鱼了”台词爆梗出圈,深受观众喜爱。
昨天晚上,冯兵在其微博发布了一条视频,讲述自己入坑《明日之后》的缘由,向玩家讨教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大家才惊觉老默原来也是明日两亿玩家分之一。
同天,新晋人皇李培楠也“官宣”自己是两亿分之一,除此之外黄旭东、EdmundDZhang、刘小怂等资深玩家也身着“我爱明日”纪念衫讲述了自己的游戏经历。或许前几日《明日之后》达成两亿玩家成就时还会有人惊呼意想不到,但随着越来越多游戏圈“两亿分之一”被发现,问题只剩下:一款游戏到底要走过多少路,才能成为今日的《明日之后》?
新晋人皇李培楠
一款游戏,撑起一个赛道
《明日之后》立项之时,废土生存类游戏在国内并不是一个流行的品类,大部分时候,它只存在于硬核玩家的端游列表中。
但是,从公测时的市场反响来看,《明日之后》深受国内废土生存类核心用户的认可,且从一开始便撬动了许多过往从未体验过此类游戏的玩家。
《明日之后》2018年11月6日公测,公测首日便空降iOS全球免费榜首位,其后连续登顶总榜免费榜7天,畅销榜Top5。
不夸张地说,横空出世的《明日之后》直接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国内废土生存类手游赛道。
《明日之后》上线前两个月的榜单表现
爆火的关键在于,《明日之后》率先蹚出的一套独有的设计模型,成功在手游端打造出了独一套的真实生存体验。
何谓生存体验?其核心便在于让玩家到在困难面前,体验到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完成克服和获得回报的乐趣。
试图将这个核心体验嵌在一款大型多人游戏的框架中对任何游戏团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对于《明日之后》的团队来说,他们的思路则是在大家熟知的传统MMO设计中,将这个核心体验作为一个设计指引,同时让它自然地成为一些设计难题的解决答案。
“那年,我双手永不插袋,一条狗,一斧头,一路从森林砍到深山,所到之处,寸木不生,为的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建起属于的大房子。如若没有藏身处,你将感受到,来自这个废土世界无数丧尸的问候。”
——这段大多数玩家初入《明日之后》的体验,展示的正是游戏中的一个单人核心循环,即“采集——制造——战斗——建造”。
在传统的MMO设计中,游戏往往很容易忽略这个循环中每一环的独立重要性,特别是经常被低估的资源。而玩家后期的进程也常常不与获取资源相直接挂钩,只是单纯通过提升战力数值来推进游戏,这很容易造成玩家在后期的目标感不明确、重复感过强、体验单调乏味。
但在《明日之后》中,在任何阶段都重视资源的设计,再加上以每个玩家在面对生存挑战时的“求生本能”作为目标导向,十分自然有效地补上了传统MMO设计中地部分短板,让这个核心循环从头到尾形成一个更稳固的体验链条。
早期游戏截图,玩家需要喝热水取暖
在明确了单人核心循环后,开发团队依托马斯洛理论中人的更高需求:社交与尊重需求,进一步构建游戏中的多人循环设计。
在现实人类社会中,想要达成更高效的发展,本质上离不开分工协作,而支撑人们分工协作的动力,源于社会资源的分配。对于《明日之后》所构建的生存世界亦是如此。
在末日世界里,资源始终是最核心的要素。因此在构建多人循环设计时,开发团队在现有的资源价值体系上,加码了资源交易和职业发展的设计。
当前在游戏里,有伐木工、挖矿工、护甲工、枪械工等近10个职业,并且随着职业的晋升,不同工种可以获得对应稀缺资源,而这些资源正是推动游戏世界交互热潮的动力,也让玩家在游戏过程中,达成了自我价值的认同感。
除了资源设计带来的交互促进,《明日之后》同时增强了社交场景的打造,比如加入了类似于传统游戏中的家族玩法——“营地”。
玩家们可以集结到同一营地中,在末日世界里抱团取暖。不过相较于过往游戏中“列表式”家族概念,在《明日之后》中,由于个人庄园的实体建造,让整个营地场景变得更接近真实生动,其社交延展性也更强,比如你可以去营地成员的庄园里参观拜访,烧烤,开派对等等。
随着游戏的发展,在“营地”的概念基础上,《明日之后》后来还提出了“合居”概念,不同玩家间可以选择成为室友,共同打造家园。
时至今日,《明日之后》已经拥有一套相当完善的社交交互体系,不同需要的玩家,都能在游戏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玩法。
也正是单人循环和双人循环这两个核心主干,构成了《明日之后》独特的气质和体验,让《明日之后》成为了国内废土生存类手游的奠基者。
彼时,很多人认为这是国内废土生存类手游的爆火开端,却没想到,从2019年至今,仍无一款生存类手游的表现能跑赢《明日之后》。
花4年时间层层加码的“高端局”
《明日之后》团队早年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游戏未上线时,在最早预期里面,他们认为这款游戏未必能到达超级火爆的状态,但他们始终相信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在等待这样的游戏出现。
站在破2亿用户的节点,如今我们再来审视一下《明日之后》的过往征程,它的成绩不止初上线时的火爆那么简单,它的长青更是超乎了许多人的想象。
为什么《明日之后》能够跑赢自己,跑在品类前头?在我们看来,首先是内容设计上,坚持优先做好高沉浸式的生存体验基础,再进一步挖掘出更多具有延伸价值的游戏体验。
比如团队早期虽然亲身前往切尔诺贝利进行实地取景,但若只是单纯地展示废土场景,玩家获得的沉浸感更多浮于表面,他们很难知晓场景的意义,和曾在切尔诺贝利发生过的悲剧产生共鸣。
《明日之后》团队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游戏公测后又对该地历史进行深挖,与切尔诺贝利禁区达成了联动合作:不只在游戏内还原著名遗址,还以历史真实英雄事件为蓝本设计了一系列互动玩法,把玩家带回事故现场,让他们以“第一视角”亲自体验灾区救援的艰难。
类似的活动赋予了《明日之后》在单纯的游戏产品以外更多的意义。玩家得以在与历史事实的“时空错位”中,更切身地体会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除了场景与细节上的匠心打磨,《明日之后》每年一季的大型资料片,则更具品类边界的突破性。
在它迭代路上,突破价值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比较具象的设计,如场景的构建、玩法的自我迭代;二是更为抽象的精神层面,比如当人类世界面临生存灾难时,可能呈现出的复杂人性,以及在保护家园上,人类薪火相传的守护精神。
先来说说具象上的突破。
以去年8月推出的“深海巨浪”资料片为例。过往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以及在大部分同类题材的文艺作品中,废土生存的故事往往发生在陆地上,幸存者们不停地奔跑、躲藏、战斗。《明日之后》过去带给玩家的生存体验也都局限在陆地之上。
但是,当人类的生活环境发展到“废土生存”的那一刻,地球上的每一处都不可能幸免。
为此,《明日之后》尝试跳出固有框架,把游戏内的废土世界从陆地延伸到海洋,并且构建了一个与陆地对等、但截然不同的海洋生存体系。
在这个版本中,玩家可以驾驶海上载具遨游新场景带来的全新体验;它同时也带来的新的探索欲望,比如遇到变幻莫测的天气、未知且危险的海怪;以及需要面临食物淡水短缺造成的新生存危机等等。
除了“深海巨浪”资料片,2021年推出的“半感染者”资料片,则是从种族革新上,提出了“半感染者”的感念。在该版本中,同样带来了地下城等新场景,以及全新的末日战斗体验。
再来说说抽象的精神层面刻画。
今天我们的开发者做游戏,越来越多注重玩家情绪激发,乃至共鸣设计。而在情绪触动上,《明日之后》可以说是做得比较好的那一批。
比如《明日之后》在迭代中,不乏对于末日世界的人性思考刻画。
比如在“半感染者”资料片设定中,新种族半感染者身上多少有点悲剧英雄主义色彩。有不少人是为了守护家人、爱人、朋友,而主动选择成为半感染者。但现实却颇为残酷,在成为“异类”后,哪怕是曾经拥有深厚羁绊,人类对这些半感染者也产生了天然排斥。在人类聚集的101基地,从来不欢迎这些半感染者出现。
再比如在大灾难面前,人类总是会自发的集结到一起。以人类永恒的大爱精神为基点,《明日之后》先后推出了“重返城市”、“大迁徙”、“火山爆发”等资料片。
在这些资料片中,《明日之后》的玩家们携手于末日世界中,共同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壮举。
以回顾的眼光来看,或许是前期的资料片中,兼具设计与人文价值的高质量迭代,因而到了今天,除了留存了大批玩家,每次游戏推出新资料片,都自然而然的拉满玩家的期待值,同步引发极高的回流潮,将《明日之后》的成绩再推向畅销前列。
结合数据,我们可以更直观的看看《明日之后》其中几个新版本推出后的排名成绩。
建立在研发力基础上,支撑《明日之后》常青的还有一点关键,是拥抱年轻化,不断尝试契合年轻市场的内容形式。
年轻市场是游戏新增的重要动力之一,在游戏陀螺看来,《明日之后》的年轻化策略至少涵盖了两个层面:一是打造更多引起年轻人共鸣的内容形式;二是聚焦年轻化用户阵地,进行破圈联动营销。
比如《明日之后》曾在二周年停服大更新之际,于线上游戏内和线下上海TAXX Club,别出心裁地举办了LIVE之夜。
彼时游戏中的LIVE之夜,是由曾制作《这就是街舞》《即刻电音》的团队亲自操刀,同一时期全平台也直播了这场LIVE。在当下的年轻用户市场,LIVE、蹦迪、Club均为流行关键词。很显然,抓住流行热点,是《明日之后》内容创新思路之一。
再比如“半感染者”资料片,高燃的战斗设计是版本革新重点之一。据了解,在末日生存玩法基础上,进行爽快战斗迭代,是出于开发团队对当前喜爱生存游戏的年轻用户洞察。在生存之余,年轻用户们同样希望拥有热血、高燃的情绪刺激体验。
此外,这些年《明日之后》运营团队为助力这一“小众题材”破圈也做了不少努力。结合网易过往最擅长的“IP化”经营思路,以年轻人聚集的阵地为核心,持续做契合产品调性的联动及品牌内容。
就拿今年春节期间来说,《明日之后》前置联动电影《流浪地球2》,在电影热映话题大爆期间,联动版本同步推出。电影中重要关键词“MOSS”、“地下城”,均被还原到了游戏版本中,激发了众多玩家前往体验。
强强联动且调性契合无疑是破圈的有效利器。而高质量内容X阵地经营也是《明日之后》不断扩圈的关键之一。
当前在B站上,由《明日之后》推出的“【全明星贺岁】废土囧途”至今仍霸榜于游戏真人片头部,当前累计播放量超555万。其拍摄手法受到了众多观众的高评赞赏。
不止如此,过往由《明日之后》团队制作的多部游戏PV,也一度被玩家评价堪比专业的动画公司,高质量的PV持续带动了更多用户的关注。
当前在抖音、微博等平台,《明日之后》也拥有不少用户关注量,而这些随着游戏相关内容的持续运营,均可以为游戏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增及回流。
总体而言,无论是在研发还是在运营上,在走过了四个年头后,《明日之后》依然非常“年轻”。当它能够持续扩大、创新废土新元素,在形成自己的内容宇宙同时,自然也会源源不断地吸引新老玩家们的关注。
俗语说,“由奢入俭难”,《明日之后》正在不断通过自身的buff叠加来构建起自己的竞争壁垒。作为生存类游戏的爱好者,我当然由衷希望这一题材能有更多的优秀之作。但必须承认的是,对于后来的挑战者们来说,想要赢下网易《明日之后》团队花了4年时间,于品质构建上层层加码的这场“高端局”,也确实不易。
结语
复盘过后,再看《明日之后》创下的2亿用户数据,可以说是情理之中。站在行业的角度,作为国产废土生日游戏赛道的开拓者,《明日之后》的“狂飙式”发展,它对整个赛道规模的扩张的积极影响与贡献都是巨大的。
“创新不易,坚持更难。”我们同样好奇未来它还能带来哪些内容新突破。
就目前来看,很显然,《明日之后》的狂飙之旅,还远远没到终点。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
110777025(手游交流群)
108587679(求职招聘群)
228523944(手游运营群)
128609517(手游发行群)